发布时间:May 25, 2022 | 作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祁太秧歌
太谷秧歌,又称祁太秧歌,起源于劳动人民田间耕作之暇所唱民歌小调、地方歌谣。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期间。宋元期间,成为民间节庆、祭祀时的娱乐活动——“闹秧歌”。清朝初期,借鉴晋剧文生、武生表演,成为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秧歌剧,发展为“文秧歌”、“武秧歌”,出现专业秧歌班社,时称“自乐班”。
太谷秧歌音乐:分为唱腔音乐、伴奏音乐、锣鼓经三大部分。
太谷秧歌剧情:多与晋商有关。如:以“卖”字开头的剧名有十多个,《卖元宵》、《卖胭脂》、《卖豆腐》、《卖芫荽》、《卖辣椒》等,以“游”字打头的剧名也很多,《游神头》、《游铁道》、《游社社》、《游省城》、《游凤山》、《游市场》、《游花园》等等。
2008年6月,太谷秧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15年,《孟母三迁》秧歌剧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新编秧歌剧《警示三部曲毒、赌、孝》《花开百雁坡》《枣树坪》《孟母三迁》《广盛号》《马定夫》等。
未完待续 ······
监制|周 锋
郝俊刚
审核|杨兆晶
编辑|李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