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Jun 22, 2022 | 作者:
导语
为守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我省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迅速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太原迎泽:出重拳打击“保健品”诈骗
太原市迎泽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案,涉案金额十三万余元,被骗老年人30余人。目前该案8名被告人已全部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处罚金。
从2019年开始,被告人高某某成立山西某科技有限公司并招募被告人孙某某等人充当业务员、药托,由业务员冒充药店工作人员,以领取礼品为由将被害人骗到公司,药托冒充客户了解被害人病情后,推荐公司保健品,夸大虚构治病疗效,并假装与被害人一起购买保健品,将成本为几十元的保健品以两千元左右的价格卖给被害人。
针对该案被害人多且都是老年人、公司财务状况混乱导致涉案金额难以查清等特点,检察机关及时启动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机制,对该案的取证方向、取证重点等进行引导,提升了案件办理质效。
检察机关办理该案过程中,始终将追赃挽损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协调公安、法院积极做好被告人退赃退赔、冻结涉案资产等工作,最终该案被害人的所有损失均得到挽回。
长治潞州:10万元险些“打水漂”
门槛低、回报高、无风险,把钱投进去准没错……这样的诈骗套路,是不是很眼熟?近日,长治市一位七旬老人就险些落入陷阱,好在公安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及时劝阻,成功避免了一起养老诈骗案件的发生,保住了老人的10万元养老钱。
近日,一位75岁的老人来到工商银行火车站支行,准备向异地某账户一次性转账10万元,银行工作人员询问老人转账用途和目的,老人闪烁其词不愿回答。怀疑老人可能遇到了骗局,于是工作人员选择了报警。
长治市公安局潞州分局堠北庄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到现场。经了解,原来老人前不久接触到了一个“养老投资理财”项目,投资公司声称有8%的回报率,门槛低、回报高、无风险,老人深信不疑,以为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投资途径,便赶到银行给对方汇款。
民警确信老人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然而老人却不听劝阻,执意要求汇款。为揭穿骗局,民警让银行工作人员立即核查收款账户信息,发现这个所谓的投资公司存在160多条风险预警。同时,民警又耐心引导老人观看反诈小视频、讲解投资诈骗典型案例。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阻后,老人这才如梦初醒。
晋城阳城:这样的“保健品”,你敢买?
老年人面对层出不穷的保健品销售“套路”,极易落入圈套上当受骗。晋城市阳城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销售假药案就揭开了老年人保健品的销售骗局。
2016年10月至2019年8月期间,王某艳为牟取非法经济利益,非法购买全国各地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身份和电话信息,制定销售“话术”,虚构“某某科技”或“某某益生”等公司,化名苏慧、孙萌、张静等专家或业务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以非药品冒充药品进行销售。经查证,王某艳销售的6种产品均未找到生产厂家或并非厂家生产,其销售金额总计26万余元,其中阳城县73岁的被害人卫某某被骗4000余元。
2020年12月30日,经阳城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县人民法院以销售假药罪,判处被告人王某艳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五十五万元,该判决现已生效。
临汾襄汾:帮办退休金?48万没了
2022年3月8日,临汾市襄汾县居民柴先生(64岁)报案称:2018年至今,柴某以帮助办理退休金为由,陆续骗取其48万余元。接到报案后,办案民警对案件进行认真分析研判,抽丝剥茧寻找线索,奔赴千里赶到重庆展开抓捕,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于6月7日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柴某抓获归案。
经查,2018年7月17日,犯罪嫌疑人柴某主动加上了受骗人柴先生的微信,并说他有朋友(罗某某)在太原人力资源局上班,能帮其办理退休金。2019年10月27日,“罗某某”(系犯罪嫌疑人柴某另一微信号)主动加柴先生微信并告知其正在为他办理退休金。在此期间,“罗某某”以各种理由向柴先生索要钱财高达48万余元,且至今未能办理下退休金,柴先生发现被骗后立即报警。
目前,犯罪嫌疑人柴某已被襄汾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防范指南请收好↓↓↓
来源:山西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