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Sep 27, 2021 | 作者:
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大家好!我市全境于2010年6月被批准建设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近期将迎接国家和省验收,验收通过后正式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保护理念和方式的重要探索与实践,也是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大创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对于提高文化自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秉承“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推动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离不开广大市民朋友的关心、支持和参与。您的每一份热情,都会激起更多人的创建意识和责任意识;您的每一份努力,都会让实验区建设目标更近一步!为此,倡议市民朋友们积极配合验收工作,为支持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9月
宣传口号
全面推进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文化生态保护理念:保护优先 整体保护 见人见物见生活
文化生态保护目标:遗产丰富 氛围浓厚 特色鲜明 民众受益
努力创建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
努力实现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民众共享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保护文化生态,共享文化遗产
保护优先、见人见物见生活
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
保护文化生态靠大家,保护文化生态为大家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晋中市)概况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原文化部于2010年6月批准设立,是全国首批、山西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包括晋中全境和太原、吕梁两市的8个县(区市),共19个县级行政区域,我市榆次区、太谷区、祁县、平遥县特征显著、遗存集中,是实验区的核心区域。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晋中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各类考古与文物存量十分丰富;作为晋商故里,保存了大量见证晋商历史的大院建筑、名人故居;传统和民间文化表现形式和内容丰富,已形成品牌效应,在全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红色文化遗产遍及全市,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列入中国名城、名镇、名村名录以及历史街区的区域性历史文化遗产数量较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介休琉璃烧制技艺、清明寒食习俗、安宫牛黄丸、定坤丹、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寿阳爱社傩舞、左权开花调、小花戏、祁县人工玻璃吹制器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世代相传,保护好非遗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