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Jan 17, 2021 | 作者:
12月25日晚19:00,太谷秧歌剧《广盛号》在晋中大剧院精彩上演。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秧歌戏、龟龄集都是太谷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为弘扬太谷优秀传统文化,2020年区文旅局用国家级非遗项目“太谷秧歌”演绎国家级非遗项目“龟龄集”,启动了《广盛号》秧歌剧编创工作,旨在以药带文、以文传药,努力推动太谷中药、非遗项目更好更快发展。该剧由山西省戏剧创作室王勇慧老师创作,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会员、太原市晋剧院著名演员兼导演王鹏执导,太谷秧歌省级传承人杨承迁作曲,太谷区建桃秧歌剧团排练演出。
4月1日,新编秧歌剧《广盛号》创作者、山西省戏剧创作室王勇慧老师,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武正梅,副部长白继艳,广誉远公司总经理王佩义,文旅局负责人与我区著名秧歌艺人、秧歌剧团、戏剧作家、文艺作家,共同对秧歌剧《广盛号》剧本进行研讨。
秧歌剧《广盛号》包括序幕《备炼》,《传媳》、《告急》、《解锁》和《说君》四场、尾声《赐牌》六部分。该戏讲述了清乾隆30年春,太谷广盛号升炼“龟龄集”中,升炼师李世臣在“封锅”时被锡水烫伤,无法掌炉升炼。广盛号突破炼丹“传男不传女”的训条,临阵传媳——吴玉兰。吴玉兰成为史上第一炼丹女性。随着购药人群的逐渐壮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广盛号突破家族“传内不传外”的训条,提出“分店增产,集伙相传”的方案,成立了“广”、“誉”、“远”三家分号,“四炉同炼”,开创了“集体传承”之路。“龟龄集”救治阿拉善王爷安边宁国之事,惊动了朝野。乾隆皇帝欲将“龟龄集”收回皇宫。广盛号提出“民健国强,国强君安”的理念,说服了乾隆皇帝,突破“御药圣用”改为“御药民用”,将“龟龄集”造福万民。“龟龄集”治愈了南洋岛国疫情“疙瘩病”。乾隆皇帝亲赐“远”字招牌,支持广盛号薪火永旺、永世光大!
新编秧歌剧《广盛号》7月份开始拍摄工作。12月24日完成汇报演出。12月25日参加了晋中市迎新年新创剧目展演。龟龄集近500年的传承中,能经久不衰,发展壮大,靠得就是创新的理念,也就是剧中反映的“三大法宝”:一是坚持“御药民用,造福众生”的理念;二是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改革”的理念;三是坚持“包容开放,集体传承”的理念。这也是该剧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新编秧歌剧《广盛号》获得了晋中市2020年度优秀原创剧本银奖。